PIERRE LAM

  • HOME

  • ABOUT

  • INTERVIEWS

  • VIDEOS

  • FILM REVIEWS

  • FILMS

  • BOOKS

  • THEATRE

  • EVENTS

  • More

    FILM CRITIC - WRITER - INDIE DIRECTOR

    皮亞  |  林震宇

    只要能吃掉瑪利亞,便能忘記痛楚

    《十年》做了一件本來不太難,但現在絕對不易的事

    April 4, 2016

    [討論香港系列]《迷城》:公義,曾經在三十年前出現

    April 3, 2016

    [討論香港系列]《衝鋒車》:後雨傘運動電影

    April 3, 2016

    [金像獎系列] 《刺客聶隱娘》:沒有人還這樣拍電影

    April 2, 2016

    [金像獎系列] 《五個小孩的校長》:真有催淚的本事

    April 2, 2016

    [金像獎系列]《智取威虎山3D》:徐克拍出代表作

    April 2, 2016

    《夢之花嫁》:明日戀愛終結時 (三)

    March 19, 2016

    《夢之花嫁》:感情路上,人人都曾經跌得很傷 (二)

    March 17, 2016

    《夢之花嫁》:從青春電幻到婚姻大夢 (一)

    March 13, 2016

    星戰大戰7:開啟星戰秘密的兩條鑰匙 (五)

    January 10, 2016

    星戰原力,性別再現 (四)

    December 24, 2015

    有一種宿命叫天行者路加 (三)

    December 22, 2015

    《星球大戰》與悲劇的誕生 (二)

    December 20, 2015

    《星球大戰》的信仰與原力 (一)

    December 18, 2015

    路蘭的四層空間建築 (二)

    November 26, 2014

    《星際啟示錄》與路蘭時間觀 (一)

    November 25, 2014

    《星際》書櫃的秘密

    November 16, 2014

    《星際》票房的啟示

    November 13, 2014

    8部太空片追尋《星際》啟示

    November 10, 2014

    看《星際啟示錄》前的科普必修課

    November 6, 2014

    《戀戀小情歌》:青春是唱歌和跳舞

    October 27, 2014

    《一切從音樂再開始》:失戀最好去唱歌

    September 5, 2014

    《罪惡城2》:當世界只剩下兩種人

    August 30, 2014

    《等一個人咖啡》:寫出愛情魔法與魅幻

    August 20, 2014

    《忍者龜》:由養巴西龜說起

    August 7, 2014

    《超能煞姬》:太明白如何引人入勝了

    August 1, 2014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絕望的青春人生

    July 21, 2014

    《催眠大師》:不要當觀眾係豬

    July 18, 2014

    《猿人爭霸戰》:假如你相信達爾文

    July 17, 2014

    《盂蘭神功》:終於真係有鬼

    July 11, 2014

    Please reload

    Recent Posts

    [討論香港系列]《迷城》:公義,曾經在三十年前出現

    April 3, 2016

    星戰原力,性別再現 (四)

    December 24, 2015

    《十年》做了一件本來不太難,但現在絕對不易的事

    April 4, 2016

    1/10
    Please reload

    Featured Posts

    《忍者龜》:由養巴西龜說起

    August 7, 2014

    很多小孩子喜歡卡通《忍者龜》,可能與不少小孩都曾經養過巴西龜有關。巴西龜亦可能是不少小孩初次飼養的寵物,巴西龜細小、價廉、易養、生命力強。而忍者龜,也是由巴西小龜蛻變而成。

    文 皮亞

     

    養龜,是小孩成長其中一件有趣事,與養蠶蟲、養金魚看齊。不少家長會認為,讓小孩飼養小動物,是愛心鍛練,而在小孩的角度來看,小動物是成長時期的心靈伴侶。這些不是玩具,而是會活動的生命,每天都會在內心關顧著,為什麼小龜沒有進食、為什麼金魚無時無刻都要食,又或是無知地等待蠶蟲破繭一刻。大概不少人也曾經遇過,飼養中的巴西小龜忽然不見了,在許多日子之後,才在家中暗角或抽屜猛然發現,但可惜只剩下龜殼一個。

     

    以烏龜為主角的卡通故事,除了「龜兔賽跑」和日本《龍珠》漫畫的「龜仙人」,最多人熟悉的,要數「忍者龜」(當然香港漫畫迷還會想起麥兜漫畫中的「阿輝龜」)。烏龜出名動作緩慢,而且怕事,一有風吹草動,就龜縮,就算龜殼反轉也不冒出頭來,直至日換星移,才在下世紀再活動。美國忍者龜故事,始於80年代,當時兩位獨立漫畫家Kevin Eastman和Peter Laird,在一次交談中引發創意,把動作緩慢的動物,變種成令人意想不到的武林高手。他們運用了政府的退稅金,再問親戚借錢,出版以忍者龜為主角的獨立漫畫。兩年之間,憑藉推廣公司經理人幫助,竟然成功出售副產品版權,忍者龜從此成名。

     

    主角忍者龜的組成,是忍者和龜。為什麼會是忍者,而不是其他人物呢?忍者龜漫畫其實深受美國Marvel英雄漫畫,及黑色漫畫大師Frank Miller影響。Frank Miller著作《Ronin》,即日本浪人,是啟發忍者龜的重要之作。日本浪人,是日本古代流浪到異地的武士,武士當中不少深諳忍者格鬥術。另外,Frank Miller作品《夜魔俠》、《罪惡城》、《蝙蝠俠》及《戰狼300》,也充份體現出黑色風格。忍者龜構思活用了Frank Miller引入漫畫界的日本忍術,亦向Frank Miller描寫暗黑悲劇英雄的風格致敬──忍者龜的身世,自然非常坎坷了。

     

    電影《忍者龜:變種新任務》(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是一次重新重頭開始的重拍,故事重頭細說,交代忍者龜身世。巴西龜之所以成為忍者,全拜人類拿烏龜做科學實驗開始,後來實驗室大火,「實驗龜」連同「實驗鼠」僥倖被救出,帶到道路地下坑渠放生,自生自滅。老鼠身兼父職,湊大四隻小龜,還在坑渠「執到」一本忍者秘笈,於是便教小龜習武自強。

     

    這樣的故事,真是妙想天開,只有漫畫才能成全。不過,只能活在城市地底的,又不只四小龜,蝙蝠俠與羅賓也背負著同等命運。在坑渠發現武林秘笈,然後自學成才,其實周星馳也有共鳴,曾經在他的喜劇片中出現類似情節。

     

     

    忍者龜最難得之處,亦可能是受小孩子歡迎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四大龜從不抱怨身世,對人類沒有太多仇恨報復之心。反之,經常暗夜出現,拯救人類和城市。在《忍者龜:變種新任務》中,便強調了這一點。兩場忍者龜現身戲,都像善信以無名氏捐款一樣,幫得就幫,幫完即走。第一場是幫派「大腳板」深夜在地盤空地從事非法活動,四大龜閃電出現;另一場是幫派「大腳板」在地下鐵月台脅持大量人質,地面之下是四大龜主場,他們自然當上雷霆救兵。

     

    《忍者龜:變種新任務》意識正面,不單忍者龜對人類以德報怨,而且亦展現新聞從業員正面形象。戲中女主角,是鍥而不捨的電視台記者,她對於一些無聊的採訪工作感到不肖和不快,她想努力報道幫派「大腳板」暗中做的壞事,而幫助人類瓦解幫派行動的就是四大龜,可惜她苦無實質證據。不過,忍者龜始終都是漫畫動作喜劇,不是寫實片,女記者由Megan Fox來演,自然難掩美貌與性感一面。

     

    影片由米高比爾公司製作和監製,看過《變形金剛》的,都會領教過他的電影節奏,《忍者龜:變種新任務》的節奏也類近。忍者龜不是戰無不勝,結局要聯手對付另一個能量高強的「變形金剛」,就像電玩遊戲設計,每局最後都會「打大佬」。

     

    《忍者龜:變種新任務》意識正面,動作炮製浪接浪,忍者龜生動搞鬼,更有恩情、人情、兄弟情,迎合一家大細。但故事和手法並無特別過人之處,公式得來亦太簡單。

     

    另外,要提一提的,是四大龜與老鼠道人的造型。雖然貼近他們的在坑渠成長的身世,但始終是漫畫電影,造型其實可以美化一點,可愛一點,不必太像真。可以想像,樣子跟坑渠老鼠一樣,甚至鼻子也是濕濕的,還要長有白眉鬍鬚,這種老鼠師父,在3D影像突顯之下,多少教人感到不安。忍者龜亦很「像真」,皮膚乾乾的、粗粗的、「嚡嚡的」、大大舊的,雖然真的很生鬼、很有情義,但難免無法當作是有型的偶像級英雄,所以他們戴上眼罩也是好事。

     

    忍者龜懂得耍功夫揮武器,但就欠缺一點烏龜的本質和真性情。巨大的龜殼,在片中用來擋子彈和滑行,其實還可以展現烏龜能屈能伸的一面。不夠打,暫時縮作一團躲一躲,令對手無計可施,然後再伺機突擊,既可保留動物特性,亦可製造可愛笑料。現在他們沒有施展忍術,也不像忍者,只像背著盾牌的勇士而已。

     

    ©版權所有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忍者龜

    Please reload

    April 2016 (6)

    March 2016 (3)

    January 2016 (1)

    December 2015 (4)

    November 2014 (6)

    October 2014 (1)

    September 2014 (1)

    August 2014 (4)

    July 2014 (6)

    June 2014 (4)

    May 2014 (5)

    April 2014 (4)

    March 2014 (3)

    February 2014 (4)

    January 2014 (5)

    January 2013 (3)

    December 2012 (1)

    September 2012 (5)

    Please reload

    Share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