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式離婚》:現代愛情不好惹
伊朗導演阿斯加法哈迪拍離婚拍上癮,上次《伊朗式分居》(A Separation)結局講到兩公婆最終都來到律師樓外等簽紙,睇到好心酸。新作《伊朗式離婚》(The Past)去到法國,更加一開始就離婚,現代人的愛情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文 / 皮亞 阿斯加法哈迪(Asghar...
《魔警》:叫「勇警」會貼切一點
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結束之後,不少人討論合拍片,有人認為合拍片不應是大贏家,也有人認為合拍片是爛片的代名詞。所有事情都有兩面,好的一面是拍攝的資金會充裕,不好的一面──睇《魔警》就知。 文/ 皮亞 活在這個年代,是非黑白,真的那麼難分辨嗎?只要合乎資格,合拍片為什麼不能在金...
《紅Van》:識得落一定落紅雨
香港地,說不上經常落雨,不過一旦落起大雨,有時都幾得人驚,商場可以變成「水舞間」,東鐵線路軌都可以玩激流。《那夜凌晨,我坐上了由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亦都玩落大雨,甚至差點車毀人亡。 香港究竟變成點,其實不用《紅Van》提點。大家不是瞎的不是聾的,同坐一架Van,一切撕裂...
《性上癮》(後篇):像是聽了一場謊話
《性上癮》(後篇)最難解開的謎底,一方面是女主角Joe由性上癮變成「性冇癮」的心理困局,另一方面是影片最後留給觀眾的思想困局──為什麼Joe會用這個方式對待像是她父親一樣的聆聽者、無性向者Seligman? 1. 贖罪 不少人都有一種感覺,就是前篇好看,後篇不好看。我明白箇...
《性上癮》(前篇):與羅蘭巴特對話
我開始覺得,《性上癮》(Nymphomaniac)女主角Joe說出來的故事,並不可信,要不然,她不會用這種方式了結聽她說故事的恩人Seligman,和了結這部戲。難道這就是羅蘭巴特所說,「作者已死」?我懷疑,Seligman就是羅蘭巴特的化身。 1. 後結構...
《百萬獎金夢》:有些影像是屬於黑白的
「為什麼影像是黑白的?」不少人問《百萬獎金夢》(Nebraska)的導演Alexdander Payne。看的電影時候,開場了不久,便有觀眾跑掉了,我懷疑都是這個原因。 文/皮亞 早期電影,全都是黑白片,我們透過大銀幕看到的人物、世界,全都沒有像眼睛看見一樣的色彩,大抵對電...
《我要…十七歲》:色情就是色情
我開始要懷疑法國導演奧桑(Francois Ozon)的動機了!上一部《偷戀隔籬媽》劇本好好地繼續扭橋繼續出人意表,來到《我要…十七歲》,除了女主角媚眼意淫,剩低的就是脫脫脫,說好了的峰迴路轉結局呢? 文/皮亞 《我要…十七歲》,今次片名沒說錯,改得貼切,正好就是昔日到街坊...
《觸不到的她》:愛在「孤毒」蔓延時
《觸不到的她》(Her)拍得甜到漏sweet到震,看見一個離婚男人重新感受到愛情的力量,枯燥生活即時再現色彩,活脫就是枯木逢春,起死回生。但甜蜜背後,暗藏玄機──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這個時代的我們,是何等寂寞。 影片時空是2025年,從今天起計大概是十年後,十年光陰晃眼便過...
奧斯卡最佳電影解讀和預測
今年奧斯卡最佳電影九部入圍片,大家即管像我一樣,把全部都看完,在香港國際電影節隨便挑九部戲看準會有失望,但這九部不會,而且還會對生活、生存和生命有啟發。 文/皮亞 獎項只有一個,並不代表其他沒有得獎的就是輸家,更何況,不是每個頒獎禮的結果,都能符合每個人的期望,把入圍名單看...
《被奪走12年》:我做了酷刑的旁觀者
最近一連上映幾部跟黑人種族和人權問題有關的電影,先有《白宮管家》,再有《曼德拉自由之路》,壓軸是《被奪走的12年》。這並不是偶然,或許正是一個啟示,要我們透過電影,了解一下開始被視為次等居民的處境和心情。 文/皮亞 《白宮管家》有一段情節,連男主角的兒子也不明白,為什麼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