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戰大戰7:開啟星戰秘密的兩條鑰匙 (五)
我給予《星戰大戰:原力覺醒》的評價很高。不是因為片中的電腦特技有幾好,也不是因為今集劇情有幾緊張刺激,而是從整個系列去看,從舊時代與新世代角度去看。 天行者路加不知所蹤,我們一起去找他吧──星戰7的故事設定,很有意思,也由此揭開星戰系列新舊交替的序幕。《武士復仇》(即系列第六集)於1983年上映,跟現在時空相距超過三十年,假如星戰世界真實存在,三十年來在那個平行時空,究竟發生過什麼事呢?是一個很有趣的概念。而星戰7的一切人物設定,又好像真的與電影院外的現實世界接軌,Han Solo和Leia公主又再出場,與銀河系各路人馬,一同鬥快尋找路加及他所身處的星球。 但星戰的銀河秩序,跟三十多年前有點不同。「死星」而死,代表黑暗力量的「帝國」依舊健在,而昔日流離浪蕩的「反抗軍」,在星戰四至六集好像來來去去得幾個主角撐住,但今集就得以正名「共和國」,有成大隊戰士戰機候命,一呼百應,令星戰7正邪兩派的銀河勢力,予人有較為平衡的觀感。電影由共和國戰士Poe揭開序幕,就像預示了今集將由正義力量主導,結果,自然也是不出所料。 不過,共和國戰士Poe的劇份甚少,又令人


有一種宿命叫天行者路加 (三)
「命中註定」這回事,可以很浪漫,亦可以很悲慘。《星球大戰》系列向九部曲進發,註定浪漫到銀河星際,但說到天行者路加的命運會如何,就悲從中來。 上堂教「劇本寫作」,常常提到「命中註定」這命題,主角遇到人生最大的衝突,是個人與個人的衝突,即是命運。所謂命運,就是命中註定的一些事情,是主角無法避免,也無法逆轉的,戲劇高潮正是主角要如何去面對,去處理。當談到「命中註定」這個難關,就會用《星球大戰》天行者路加的處境,作為經典例子。 一九七七的《星球大戰》,按上映時間是第一集,在整個系列是第四集,開場不久,機械人C3PO和R2-D2逃離黑武士攻擊,流落異地星球,好像孤兒仔一樣,R2-D2可憐到要告訴別人正在找主人,差點要聯絡銀河系的「愛護機械人協會」安排領養。但它們命中註定的新主人,是天行者路加。帶著兩個機械人反擊黑武士帝國,天行者路加不單沒有感到陀手褦腳,反而間接得到輔助,做下先頭部隊,開下電子密碼門。 星戰最叫人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夏里遜福演的HAN SOLO,可以贏得公主歡心。在《帝國反擊戰》,HAN SOLO在銀河系機艙搞「壁咚」,硬迫公主埋牆邊,然後伸


《星球大戰》與悲劇的誕生 (二)
佐治魯卡斯一生只經營《星戰》,是成就還是可惜?大概已有公論。但更多人會問:為什麼《星戰》能夠風靡觀眾四十年──《星戰》有什麼好看? 其實,單看一部半部,的確又很難發現《星戰》好看之處。無論由《星球大戰》(1977)開始重溫,還是從新三部曲《星戰前傳:魅影危機》(1999)的故事順序開始,都不會立即認同影片的吸引力。特別是「元祖」的《星球大戰》,以今天荷李活電影標準,劇力一般,實情有點悶,劇中很多人物關係和銀河秩序,並未交代得很細緻,要求高的觀眾說不定會以「鬆散」來形容。黑武士一看就知是奸人,但霸氣欠奉,尤其是結局天行者路加原力加身,一炮打爆死星,黑武士竟然落荒而逃,破壞形象。 可是,《星戰》的魅力,不是靠一部半部戲,而是要用整個系列去評價。二部曲《帝國反擊戰》(1980)就修正得很理想,令《星戰》真正起飛,飛上「經典電影」殿堂。是什麼元素令《帝國反擊戰》一直被評價為系列中最好看的一部呢?其中一點,是描寫黑武士與天行者路加的父子關係。 不知是刻意安排,還是錯有錯著,在《星球大戰》中,路加只跟黑武士各自駕駛戰鬥飛船「互片」,最後路加「片贏」。所以,《


《星球大戰》的信仰與原力 (一)
對《星球大戰》的感覺,是羨慕又奇怪的。電影面世接近四十年,銀河大戰打極都未完,熱情依舊,羨慕死人。另一方面亦奇怪,為什麼戲迷會繼續死忠,把星戰當成是成長、信仰和人生。 《星球大戰》(1977) 1977年的《星球大戰》,按上映日期來說是第一集,以整個系列來看是第四集,影片甫開始,就讓人立即明白,為什麼戲中經常說的「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會成為經典對白,因為當看見開場時,一大堆故事簡介文字,以透視角度,在銀河背景下,逐行逐句逐漸朝著無盡遠方消失,John William編寫的星戰主題曲如雷轟耳,恍如行軍時以震軍心的進行曲,Obi-Wan Kenobi大師口中常說的「原力」(force)就來了。那是星戰獨有的原力和魅力。看著這個其實並不好看,而且非常奇怪,但現在已成經典的片頭,就莫名其妙地有一種想尖叫或拍掌的興奮感覺。 以看《復仇者聯盟》的電腦特技看到眼都花的標準,1977年的《星球大戰》肯定是「Low-tech」之作。影片整體節奏算慢,特效場面仍是「手作」,而今天更「罕見」的是,演員都要套上公仔衫戲服,扮演銀河星球上的